简体中文 』 『 繁体中文 』 『 ENGLISH
 
当前位置:首页 > 盐城市博物馆 > 从海涂走向城市 > 正文  
 
第四部分 在动荡中发展
2010/10/25 阅读次数:[3815]
 (南宋、元、明、清前期  公元1127─1840年)
南宋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,黄河夺淮,带来大量泥沙淹没了淮河下游肥沃良田,也使渐渐淤涨中的海涂迅速向东延伸。在此前后,宋朝不敌金人进攻,迁都浙江杭州,江淮大地成为你来我往的战场。天灾与人祸一方面造成了本地的动荡,另一方面也使统治者们更加重视对海盐税利的索取。元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,沉重的徭役和兵祸终于导致了张士诚领导的元末盐民大起义。明初,大批移民被迁徙江淮沿海,以恢复盐业生产。明末清初,淮北地区引进新的海盐生产方式──滩晒,使产量大幅度增加。至乾隆时,淮盐生产进入鼎盛时期。受其推动,在农业也有发展的同时,范公堤沿线集镇规模不断扩大,并各有特色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,庙弯镇成为阜宁县城;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又出现了东台县城。盐城则更有全面发展。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文化诸如王艮的哲学思想、施耐庵的小说、宋曹等人的书画及十八团的杂技艺术已闻名遐迩,淮剧艺术正逐步形成。盐城成为苏北沿海腹部的重要城市。
 
Copyright 2010 Sea-salt Museum of Chines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中国海盐博物馆
本站最佳分辨率:1024×768 苏ICP备15062004号-1